明新旭腾爆雷:增收不增利,上市光环褪色,募资扩张成“坑”?
明新旭腾: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是转型阵痛还是另有隐情?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明新旭腾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营收同比增长30.21%,这数字乍一看挺喜人,说明企业在市场拓展上还是下了功夫的,产品也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直接来了个大跳水,从盈利5508.26万元直接干到了亏损1.72亿元,这反差就有点意思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惨不忍睹,亏损1.95亿元。更别提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直接腰斩,同比下降74.82%。这数据,怎么看都让人觉得背后有问题。
上市光环下的尴尬现实
明新旭腾是2020年11月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的,发行价23.17元/股。上市圈了一波钱,按理说有了资金支持,企业应该发展得更好才对。但是,现在股价却跌破了发行价,这说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对它的未来并不看好。
募资扩张,钱都花哪儿去了?
招股书上写得天花乱坠,又是“清洁化智能化提升改造项目”,又是“高档无铬鞣牛皮汽车革工业4.0建设项目”,听起来都是高大上的项目,感觉能给企业带来质的飞跃。但是,从实际的财务数据来看,这些项目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拖累了业绩。这不禁让人怀疑,这些项目是不是真的有必要上马?或者说,管理层在项目选择和执行上是否存在问题?
保荐机构的“保荐”责任
第一创业证券作为保荐机构,拿了5805.40万元的保荐及承销费用,结果保荐出来的企业现在业绩这么差,是不是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当然,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但是保荐机构应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不能为了拿钱就盲目保荐。
可转债的“坑”
明新旭腾还发行了6.73亿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可转债说白了就是一种融资手段,如果企业发展得好,股价上涨,投资者可以选择转股,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如果企业发展不好,股价下跌,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债券,收取利息。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业绩不好,股价持续低迷,可转债就会变成一个沉重的负担,因为需要支付高额的利息。
总而言之,明新旭腾的这份年报,暴露了很多问题。虽然营收增长了,但是利润却大幅下滑,这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出现了问题。募资扩张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加剧了财务风险。作为投资者,我们需要认真分析这些数据,谨慎评估企业的投资价值。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