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链MEME币崩盘狂欢:官方下场割韭菜,散户末日狂欢?
Base链的MEME闹剧:官方下场,韭菜遭殃,最终狂欢?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Base官方的MEME币滑铁卢
最近Solana上的MEME币似乎又活络起来了,反观Base链,死气沉沉,毫无生气。谁知道Base官方突然跳出来,高调地在X上推广他们自己搞的MEME币,什么“Base is for everyone”之类的,试图点燃社区的热情。说白了,就是想靠MEME币再圈一波钱。
这本该是一场官方主导的“文化复兴”,结果呢?呵呵,很快就翻车了。那些MEME币就像坐了火箭一样,先是暴涨,然后瞬间崩盘,Base官方也被骂成了筛子。但是,剧情远没有结束。这个“Base is for everyone”的翻车现场,居然被网友们拿来二创,变成了一个流行的梗,MEME币的价格也跟着玩起了V型反转,整个链上的情绪就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
“Base is for everyone”:一场精心策划的割韭菜行为艺术?
交易税、巨鲸控盘:MEME币的死亡三要素
先说说这个“Base is for everyone”币。Base官方在Zora平台上发了这个币,然后自己还在推特上吆喝,价格立马飙升到1700万美元。结果,紧接着他们又搞了个新币“Base @ FarCon 2025”,这操作直接把社区给惹毛了,觉得被官方“背刺”了。于是,“Base is for everyone”的价格,在几个小时内直接跌了99%,最低跌到71.7万美元。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这暴跌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发币节奏失控。高额的交易税和内幕交易的质疑,才是真正的导火索。听说这个MEME币居然设置了20%的交易税,这意味着你每买卖一次,就要被扒一层皮,流动性自然就差。更恶心的是,代币的分配极不均衡,前三大钱包就占了47%,其中一个钱包独占25.6%。这摆明了就是有人在操纵市场。Lookonchain还监测到,在Base官方发推之前,就有三个钱包提前大量买入,然后等价格涨起来就卖掉,一共赚了66.6万美元。社区的怒火可想而知,Base的信誉也跟着一落千丈。
官方回应:实验性营销?还是粉饰太平?
面对这些质疑,Base官方轻描淡写地把这事儿说成是一场“实验性营销”。他们说,之所以在Zora上发帖,是因为他们相信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的内容放到链上,并使用那些工具来实现。还说什么模因、时刻、文化,如果Base想让未来属于链上世界,就必须大胆尝试。然后又强调,他们永远不会出售这些代币,这些也不是Base、Coinbase或任何相关产品的官方网络代币,只是创意表达,是为了把文化带到链上。
Base全球建设者NKECHI也出来澄清,说Base不是为了拉盘才发币的,这是一种“内容币”,和MEME币不一样。内容币的核心不是投机,而是意义。你买的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时刻、一种氛围、一段文化。这只是链上的表达,而不是链上的预期。还说这个领域很新,他们还在学习,别把“误解”当成“失败”。总之,就是想把这个锅甩干净。
二创狂潮与V型反转:韭菜的自嘲与最后的疯狂
尽管官方拼命解释,但这场风波并没有平息,反而点燃了一场MEME运动。社区和各种加密项目都开始用“** is for everyone”这个模板进行二创,各种嘲讽和恶搞,叙事能力直接拉满。在市场情绪的推动下,Base的这次营销居然意外地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Base is for everyone”的价格也上演了戏剧性的V型反转。据GMGN的数据,这个代币最高反弹到2255万美元,过去的24小时交易量超过了3300万美元。这简直就是一场闹剧,充满了讽刺。
Zora的意外狂欢:镰刀挥舞下的流量盛宴?
日收入创新高?昙花一现的繁荣
“Zora是一个社交网络,在这里每一条帖子都是一枚MEME币。” 在Base这次发币风波中,Zora是最大的受益者,流量和收入都暴涨。
根据Blockworks的数据,Zora最新的日收入超过13.7万美元,创下近两年来的新高。要知道,之前因为NFT市场不行,Zora的参与度也大幅下滑。但即便如此,和之前NFT热潮时的收入相比,Zora现在还是差远了。这所谓的“创新高”,也只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罢了。
Zora发币:Base的助推,还是另有所图?
而且,Zora的市场参与度仍然有限。Dune的数据显示,过去两个月,Zora每日独立创作者的数量也就几千万,每日代币创建的数量在几千到几万枚之间。和Pump.fun等其他MEME币发行平台相比,Zora的市场份额还有很大差距:截至4月16日,Pump.fun的市场占有率是74.3%,而Zora只有25.7%。在Base生态内部,Zora的发币数量也只占4%,影响力非常有限。
这次Base发币,很多人都觉得是在给Zora造势。今年3月,Zora发文宣布,计划在Base网络上推出原生代币ZORA,总供应量为100亿枚。第一次快照已经在2025年3月3日拍摄,第二次快照将在ZORA上线前三天拍摄。这摆明了就是要借着Base的热度,自己也来割一波韭菜。
Coinbase的野心:链上创作者经济的乌托邦?
Zora的运作模式和Base、Coinbase的愿景很契合,这个平台把每一条帖子都变成可交易的ERC-20代币。Coinbase一直在积极推动“链上创作者经济”的发展,鼓励创作者以链上的方式启动项目,还联合Base举办了Onchain Summer。Zora官方之前也说过,他们已经有超过240万名收藏家和61.8万名创作者,创造了超过2770万美元的奖励,在二级市场上驱动了超过3.76亿美元的交易。Coinbase想打造一个链上创作者经济的乌托邦,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MEME币:一场注定归零的数字游戏?
说到底,这场闹剧式的文化实验,不仅让Base重新获得了MEME市场的关注,也再次展现了链上文化的荒诞和生命力。但这种生命力,更像是一种末日狂欢,充满了投机和炒作。MEME币的本质,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谁是最后的接盘侠,谁就血本无归。
无论是Base官方的下场,还是Zora的趁机发币,都不过是资本逐利的手段。他们口中的“链上创作者经济”,也只是一个美丽的幌子,用来吸引更多的韭菜入场。而那些参与其中的散户,大多数都是抱着一夜暴富的幻想,最终却沦为被收割的对象。
MEME币的价值,不在于技术创新,也不在于实际应用,而在于社区共识和情绪炒作。一旦社区共识崩塌,或者情绪退潮,MEME币的价格就会一落千丈,最终归零。这就像一场泡沫,看起来五彩斑斓,但终究会破灭。在MEME币的世界里,没有人能全身而退,区别只在于谁亏得多,谁亏得少。这是一场注定归零的数字游戏,参与者们应该保持清醒,不要被贪婪蒙蔽了双眼。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