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新聞文章正文

AI炼丹术?宫崎骏哭晕!Ghibli币暴涨万倍,韭菜狂欢祭?

科技新聞 2025年03月31日 01:17 26 author

当AI遇上吉卜力:一场始料未及的文化挪用?

从Meme到魔幻:社交媒体的吉卜力狂欢

昨晚至今晨,X (前Twitter) 等社交媒体平台简直成了大型吉卜力 Cosplay 现场。满眼望去,全是宫崎骏风格的 meme 图,你以为是《龙猫》重映?不,这是 GPT-4o 的最新“杰作”。

比如那张火遍全网的“超级通用”梗图,在吉卜力滤镜的加持下,瞬间就有了种莫名的治愈感,仿佛社畜的疲惫都能被一扫而空。

不过,事情好像并不止于此。一些经典老番和名场面也被拉出来“鞭尸”,变成了万斯要谢谢、飞机撞大楼等地狱笑话。这不禁让人怀疑,这场所谓的“重制盛宴”到底是在致敬经典,还是在消费经典?

更魔幻的是,一个名为 $Ghibli 的 meme 币也趁势而起,在链上开启了“速通模式”。从昨天下午 6 点发行开始,价格一路飙升,在各路人马的炒作下,市值突破 2400 万美元,24 小时涨幅超过 10824%。这年头,蹭热点都这么卷了吗?

这背后,是 OpenAI 新推出的 GPT-4o 在兴风作浪。这个号称“迄今为止最先进的图像生成器”,凭借其强大的多模态能力,能够精准地模仿各种艺术风格,尤其是宫崎骏的吉卜力风格。OpenAI 的 CEO Sam Altman 更是亲自下场,把自己的头像换成了吉卜力风格的图像,带头玩起了这场“吉卜力病毒传播”。

说实话,看到满屏的 AI 吉卜力,我心里有点五味杂陈。一方面,不得不承认 AI 的强大,它真的能快速地复制一种风格,甚至可以批量生产。另一方面,又觉得有点不对劲,这种廉价的“致敬”真的有意义吗?还是说,这只是一场资本驱动的狂欢,最终受伤的还是那些被收割的韭菜?

GPT-4o:潘多拉的魔盒?

技术狂飙突进,伦理底线何在?

GPT-4o 的横空出世,就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魔盒,释放出了无限的可能性,但也带来了无尽的争议。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文本生成工具,而是一个能够理解和生成各种形式媒体的“全能选手”。这意味着,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人人都可以定制自己的专属“吉卜力”。

OpenAI 之前的 ChatGPT 虽然也能生成图像,但实际上是通过调用 DALL-E 3 实现的。而 GPT-4o 的 “O” 代表 “Omni”,意味着它在文本、代码、图像甚至音视频上都接受过训练,能够理解这些媒体形式的相似性,并根据用户提示生成相应的媒体,而无需连接任何外部模型。这种“all-in-one”的模式,无疑大大降低了图像生成的门槛。

马斯克也加入了这场狂欢,在 X 上发布了一张吉卜力风格的图片,并配文:“这是今天的主题。” 显然,AI 巨头们正在图像创建模型领域展开激烈的竞争,Google 也在最近更新了 Gemini 2.0 Flash 的实验图像创建模型。

然而,技术狂飙突进的背后,伦理问题也日益凸显。当 AI 能够如此轻易地模仿甚至取代人类的创造力,我们又该如何定义艺术的价值?当每个人都能用 AI 生成内容,原创的意义又在哪里?

宫崎骏的愤怒:AI 是对生命的侮辱?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 AI 生成的内容,是否会对原创作品造成冲击?吉卜力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宫崎骏,就曾对 AI 生成动画表示强烈反对。

早在 2016 年的一次会议上,当看到 AI 动画展示时,宫崎骏就直言:“我完全感到厌恶。如果您真的想制作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您可以继续前行。我永远不希望将这项技术纳入我的工作中”,并补充认为这是“对生活本身的侮辱”。

宫崎骏的愤怒,并非没有道理。吉卜力动画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不仅仅是因为其精美的画面和动人的故事,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匠人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而 AI 生成的图像,虽然可以模仿吉卜力的风格,却无法复制其灵魂。它缺乏情感的温度,缺乏对生命的理解,最终只能沦为一种空洞的模仿。

AI 或许可以成为一种工具,帮助我们更快地实现创意。但如果过度依赖 AI,甚至让 AI 取代人类的创造力,那么最终我们可能会失去的,不仅仅是艺术的独特性,更是对生命的尊重。

财富密码?Ghibli Meme币的疯狂

炒作的狂欢,韭菜的盛宴?

说完了技术和艺术,再来看看这场“吉卜力病毒”背后的资本运作。那个名为 $Ghibli 的 meme 币,在短短时间内就实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涨幅,让人不得不感叹:币圈的钱,真好赚!

当然,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种 meme 币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市场的炒作情绪。它没有任何实际的应用场景,也没有任何技术上的创新,唯一的卖点就是蹭上了“吉卜力”这个热点。

这种炒作的狂欢,往往是建立在无数韭菜的血泪之上。当人们看到 $Ghibli 的价格一路飙升,纷纷涌入市场,希望能够分一杯羹。然而,当炒作情绪消退,价格暴跌时,这些晚入场的投资者往往会血本无归。

更令人担忧的是,meme 币市场的监管往往非常薄弱。很多项目方会通过虚假宣传、操纵价格等手段,来吸引投资者,最终卷款跑路。这种“割韭菜”的现象,在币圈屡见不鲜。

警惕!DeFi 世界的黑暗森林法则

$Ghibli meme 币的暴涨,也再次提醒我们 DeFi (去中心化金融) 世界的风险。DeFi 的本质是代码,而代码是无法约束人性的。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DeFi 领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骗局和风险。

“黑暗森林”法则是对 DeFi 世界最形象的描述。在这个世界里,每个人都不知道其他人是谁,也不知道其他人会做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保护自己,避免成为被猎杀的对象。

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参与 DeFi 项目时,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要被高收益所迷惑,不要盲目跟风,更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只有充分了解项目的风险,才能在 DeFi 世界里生存下去。

而回到 $Ghibli meme 币本身,虽然它在叙事上巧妙地结合了吉卜力工作室的艺术美学和 AI 生成内容的潮流,但其背后的团队信息却并不明确。这种匿名性,也进一步增加了投资的风险。

总而言之,对于这种 meme 币,投资者一定要谨慎对待,千万不要被 FOMO (害怕错过) 情绪所支配。毕竟,在币圈,风险与机遇并存,但更多的时候,风险往往大于机遇。

人人都是艺术家?吉卜力风格速成指南

技术赋能,还是创意贬值?

不得不承认,GPT-4o 的出现,确实让艺术创作变得更加便捷。现在,只需要简单的几步操作,你就可以将任何图片转换成吉卜力风格,仿佛自己也成了宫崎骏。

具体操作其实很简单:首先,你需要一个 GPT Plus、Pro 或 Team 账户,并且确保 AI 模型选择器显示为 “GPT-4o”。然后,使用文本框左下角的 “+” 按钮上传图片,并输入类似 “以吉卜力动画风格重画这张图片” 的指令。你还可以上传多张图片,并要求 GPT-4o 将它们组合成一张吉卜力风格的图像。

这种“一键生成”的功能,无疑降低了艺术创作的门槛,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艺术的表达中来。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创意贬值的讨论。当 AI 能够如此轻易地模仿一种风格,原创的价值又该如何体现?

当每个人都能生成吉卜力风格的图像,这种风格本身是否也会失去其独特性?当艺术创作变得如此廉价,我们是否还会珍惜那些需要付出大量时间和心血才能完成的原创作品?

技术的发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我们也需要警惕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保护原创,如何鼓励创新,如何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文化发展。

或许,我们应该把 AI 看作是一种工具,一种辅助我们创作的工具,而不是一种取代我们创造力的工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发挥 AI 的潜力,让它为艺术的繁荣做出贡献。而那些试图通过 AI 来快速“致富”的人,最终可能会发现,真正的财富,永远都无法通过简单的复制和粘贴来获得。

标签: meme币 DeFi NFT Web3 元宇宙

发表评论

CryptoInvest Copyright binance5566.com.2024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川ICP备202411011530号 Power By binance55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