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時事新聞文章正文

养老金惊天内幕曝光!7000万人的血汗钱,竟成银行的"提款机"?

時事新聞 2025年03月18日 13:43 38 author

两会聚焦:保险业的新机遇与挑战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已过半程。细读政府工作报告,保险被七次提及,其中出口信用保险、个人养老金和长期护理保险(简称“长护险”)更是被“点名”。在新闻发布会上,保险资金作为重要的中长期资金来源,也被频繁提及,被寄予厚望以提振资本市场。

两会是国家大事,讨论的议题也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保险业与两会的交集,自然紧密围绕着国家战略方向。无论是对外贸易、养老保障,还是资本市场建设,都与近年来中国稳增长、调结构的发力点高度契合。

个人养老金:规模增长背后的难题

在众多议题中,个人养老金和长护险无疑是难点所在。个人养老金制度已于去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而长护险则仍在试点阶段。

二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同时也面临着各自的挑战。改革进入深水区,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就好比肌肉可以快速练成,但骨骼的生长需要时间的沉淀。在试点和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些源于政策层面,有些来自市场层面,有些需要不断调整优化,还有些则需要等待市场周期的变化。

正如古语所说,“凡事,即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个人养老金制度,一头连着应对人口老龄化,一头连着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既是重要的民生保障,也是刺激消费的有力抓手。

最新的数据显示,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已突破7000万,成效显著。然而,业内人士也指出,开户人数虽多,但真正缴存的人数并不乐观,人均缴存金额仅为2000元左右。换言之,自2022年11月(36个城市试点)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个人养老金并未真正深入人心。银行完成了KPI考核,而开户者似乎只是薅到了银行的羊毛。

痛点分析:个人养老金的三大挑战

缴存积极性不高,究其根本,是产品本身存在“问题”。

首先,最大的优势——税收优惠,并未充分发挥作用。老百姓一算账,发现大部分人享受不到这项优惠,因为中国有超过七成的个人无需缴纳个税。如果考虑到领取时需要缴纳的3%所得税,这部分人的“税优”实际上变成了-3%,反而成了负激励。因此,税收优惠真正惠及的是少数高收入群体,但他们的养老问题并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

其次,当前个人养老金的收益率并不高。在低利率时代,叠加进一步降息的预期,存款、债权类产品的收益率普遍较低。这直接导致个人养老金的回报不高,甚至出现亏损。唯一的变量是与股市挂钩的权益类产品。如果股市能走出慢牛、长牛行情,收益率自然水涨船高,与此挂钩的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吸引力也会随之增加。

最后,个人养老金的领取要等到退休之后,时间跨度长达数十年。这期间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需要稳定且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回报预期来弥补。然而,目前市场上还缺乏足够的信心,因此观望者不在少数。

长护险:未雨绸缪下的资金与供给难题

长期护理保险,被称为“第六险”,试点至今已八年。官方数据显示,长护险已覆盖1.8亿人。但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长护险的覆盖范围和保障力度仍然有限。

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长护险作为一项未雨绸缪的制度,其价值毋庸置疑。但其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资金来源。进一步深入,就涉及到长护险的定位问题,究竟是向医保模式倾斜,还是向商保模式倾斜。

目前长护险试点的资金来源,更多依赖于医保划转和财政补贴,个人缴费占比相对较低。依靠医保划转的模式,其可持续性面临挑战。一方面,医保基金本身就面临着较大的支付压力;另一方面,长护险作为一个独立的险种,与医保基金的重叠使其独立性弱化,定位也变得模糊起来。

挑战与机遇:长护险的未来发展之路

因此,长护险未来的发展,面临着是否要鼓励全民参保,从而在资金来源上去碎片化、去医保化,强化公众认知的难题。但问题的另一面是,公众是否愿意为此买单?特别是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社保缴费的压力并不低,再增加一项缴费,说服成本较高。

除了资金问题,护理人员的供给不足也是一个难题。这份工作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和责任心都要求很高,但收入是否也能同步提升,却难以给出肯定的答案。理论上,供不应求会导致价格(收入)上涨,从而增加供给,最终达到供需平衡。但现实并非“黑板经济学”,这也导致了护理人员存在结构性的供给不足。或许,随着具身机器人技术的日益成熟,养老机器人的出现能够缓解部分市场压力。

结语:攻坚克难,未来可期

与个人养老金一样,长护险也是一场持久战,并非唾手可得的果实。困难客观存在,但也倒逼着制度创新和商业创新,预示着一个广阔市场的浮出水面。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才能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标签: 以太坊 DeFi Web3 元宇宙 NFT

发表评论

CryptoInvest Copyright binance5566.com.2024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川ICP备202411011530号 Power By binance556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