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的“精打细算”:从消失的台历到回归本源
2024年年末,往年金融机构惯例派发的台历、笔记本等赠品纷纷销声匿迹,引发了广泛关注。这并非偶然现象,而是金融行业“降本增效”大趋势下的缩影。
文章开头以“消失的台历”为引子,生动地描绘了这一现象,并指出其背后原因:公司预算缩减、行业整体收入下滑以及客户维护成本的增加。一线金融从业者也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困境,一些银行理财经理甚至需要自掏腰包邮寄日历给高净值客户。
日历等赠品在金融机构客户关系维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消失体现出金融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化。文章指出,除了日历外,笔记本、香包、灯笼、春联等节庆物品也在逐渐减少。
“降本增效”成为2024年金融业的关键词。金融监管总局的会议再次强调了这一点,并要求银行保险机构积极探索资本补充渠道,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市券商的投资者提问中,“降本增效”也成为高频词。
为了降低成本,金融机构采取了多项措施,其中最显著的是压缩员工薪酬,包括降低人均薪酬、拖欠奖金绩效以及追索过往补贴等。差旅、招待和活动费用也大幅削减,例如策略会地点的改变、宣传物料的精简,以及“能快餐不围餐,能咖啡不吃饭”等新风尚的倡导。即使是以前以阔绰著称的外资机构,也在悄然削减支出。
文章认为,相对平淡的市场行情以及精细化管理的提升是金融机构“降本增效”的部分原因,但更重要的是金融行业“去魅”的大趋势。金融机构正在逐渐回归行业本源,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服务金融强国建设,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代表着金融行业在经历挑战的同时,也在积极适应新的环境,并承担起更重要的社会责任。
总而言之,消失的台历不仅仅是一件小事,它反映了金融行业在宏观经济环境、监管政策以及自身发展模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深刻变革。未来的金融行业将更加注重效率、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这将对金融机构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战略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原来金融行业也过紧日子了,连送个日历都省了。这篇文章让我了解到金融机构的‘降本增效’现状,以及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感觉比看那些财经新闻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