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微软量子计算“诈骗”疑云:七年前遭内部嫌弃,如今突破是真是假?
微软量子计算研究取得突破:马约拉纳费米子芯片问世
量子计算领域的重要进展:微软的突破
微软公司近日宣布,其成功制造出一种能够产生长期以来难以捉摸的马约拉纳费米子的芯片,这一突破被认为有望加速实用量子计算机的问世进程,甚至可能将时间从几十年缩短至几年。这一进展无疑为量子计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微软的巨额投入与漫长研发之路
虽然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对这一成果感到欣喜,但这项突破并非一蹴而就。据了解,微软每年在量子研究上的投入高达约3亿美元。尽管这与微软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相比可能略显逊色,但过去二十年里,微软在量子领域的持续投入,最终促成了今日的成果。
拓扑超导体技术与马约拉纳粒子的应用
微软采用了名为拓扑超导体的技术来解决量子计算的可靠性问题。该技术的核心在于将单个电子分散在一根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的细线上,从而形成具有特殊性质的马约拉纳粒子。这些粒子的独特性质,有望被用于制造更为稳定的量子比特,为构建实用量子计算机奠定基础。
昔日质疑与今日成果:纳德拉态度的转变
七年前的内部评价:商业潜力不足?
有知情人士透露,早在七年前,纳德拉曾在公司内部的一封邮件中,将微软的量子研究斥为缺乏商业潜力的项目。如今,微软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似乎也印证了纳德拉态度的转变,从最初的质疑到如今的重视,量子计算的潜力逐渐显现。
量子计算竞赛:谷歌与 D-Wave 的竞争
微软的科学家们深知自己正处于一场激烈的竞赛之中。 竞争对手谷歌在去年12月也宣布了其在量子计算方面的进展,采用了与微软不同的方法。此外,D-Wave Quantum也在本月宣布了类似进展。 各家科技巨头纷纷发力量子计算,预示着该领域正在加速发展。
质疑之声与学术道德:科研成果的争议
来自学界的批评:虚幻的发现?
尽管微软声称观察到了马约拉纳粒子,但量子物理学界也存在一些批评的声音。部分研究人员认为,微软的说法可能并不真实。匹兹堡大学的量子研究员谢尔盖·弗罗洛夫甚至直言:“微软内部开展的量子芯片研究是一个欺诈性项目。” 他指出已发表数据中存在一些所谓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实质性地改变他们宣称的结果。
微软的回应:信心与学术标准
面对质疑,负责监督微软相关团队的高管杰森·桑德尔表示,他对微软的科研成果充满信心。 他透露,该公司准备发表《自然》论文的后续研究,并且一组独立研究人员正在对其进行评审。微软发言人也强调,公司会秉持最高的学术道德标准,确保研究的严谨性。
过往的撤稿事件:与荷兰实验室的关联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基于部分由微软资助的关于制造马约拉纳粒子的研究而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两篇论文曾被撤回,原因是研究的有效性受到了质疑。 不过,微软高管表示,这项研究并非由微软团队完成,而是由与该公司有联系的一个荷兰实验室开展的。 这一事件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科研突破的同时,必须坚守学术诚信的底线。
未来展望:提升量子比特的可靠性与数量
下一步目标:可靠性与扩展性
既然微软已经宣称展示了马约拉纳粒子,其团队的下一步重点将放在提升量子比特的可靠性以及在芯片中增加更多的量子比特上。 这意味着微软将致力于解决量子计算领域面临的关键挑战,即如何构建更加稳定、可扩展的量子计算机,为未来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发表评论